去年以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,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。据中国炭素行业协会秘书处不完全统计,2016年1至12月,炭素工业总产值143.22亿元,同比减少13.89%;工业销售产值145.71亿元,同比减少12.20%;炭素制品总产量378.11万吨,比上年同期减少4.07%。其中,石墨制品50.97万吨,比上年同期减少6.51%;炭制品325.90万吨,比上年同期减少3.64%;特种石墨制品13157吨,比上年同期减少7.51%。全行业库存量有所上升,市场情况不容乐观。
一、生产情况分析
1、1至12月,炭素行业的主导产品炼钢用石墨电极产量为504051吨,同比减少6.53%。其中,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为134916吨,同比减少17.47%,产量较大的企业依次为:方大炭素27305吨、南通扬子碳素27158吨、吉林炭素21517吨、开封炭素20554吨、西姆东海14669吨、山东八三炭素6292吨、河南三力炭素5736吨、丹东鑫兴炭素3024吨、林州电力2781吨、大同能源炭素2507吨、方大合肥炭素1293吨、方大蓉光炭素1291吨、方大抚顺炭素790吨;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为233073吨,同比增加1.34%,产量较大的企业依次为:方大炭素54379吨、介休志尧32616吨、山东八三炭素23518吨、方大抚顺炭素19951吨、吉林炭素17674吨、林州电力13328吨、方大合肥炭素9632吨、大同能源炭素9149吨、红旗渠电炭8875吨、西姆东海8835吨、新郑豫电8250吨、邯郸华源7550吨、方大蓉光炭素7465吨、丹东鑫兴炭素5550吨、辽阳炭素4046吨、河南三力炭素1409吨、开封炭素730吨、黑龙江鑫源116吨;普通功率石墨电极136063吨,同比减少6.67%。
2、在炭制品中:炭块类产品产量为86243吨,同比减少2.03%,主要生产企业为:河南(鲁山)方圆炭素28448吨、晋阳碳素23535吨、方大炭素16390吨、山西丹源碳素7838吨、吉林炭素5346吨、河北联冠电极3686吨;炭电极产品产量为139200吨,同比增加7.08%。主要生产企业为:河北顺天电极50656吨、山西三元32016吨、河北联冠电极24481吨、焦作东星24260吨;预焙阳极产量为2569892吨,同比减少2.21%,主要生产企业为:索通发展736615吨、济南澳海炭素666758吨、济南万方455397吨、强强碳素407147吨、山东前昊炭素250076吨、山西丹源碳素54899吨;焙烧电极毛坯主要生产企业为:天津利源碳素650吨。特种石墨制品类产品产量为13157吨,主要生产企业为:平顶山东方6950吨、大同新成特炭3451吨、唐山金湾1528吨、方大炭素628吨、吉炭415吨、蓉光炭素185吨;炭糊类产品产量为376432吨,主要生产企业为:兰州阳光351622吨、晋阳碳素9925吨、山西丹源碳素7193吨、河南(鲁山)方圆炭素3172吨、方大炭素2336吨、吉林炭素1758吨、联冠电极845吨;其它炭制品类产品产量为88226吨,主要生产企业为:新郑豫电48200吨、唐山金湾16153吨、舜天炭材11387吨、天津龙汇碳石墨10346吨、河北顺天电极2140吨。
二、销售和库存情况分析
1至12月,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6.32亿元,同比减少6.69%。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如下:济南澳海19.71亿元、索通发展19.63亿元、济南万方18.65亿元、中平能化开封炭素16.25亿元、方大炭素13.21亿元、强强碳素11.33亿元、兰州阳光9.37元、山东前昊炭素6.61亿元、吉林炭素5.90亿元、河北顺天电极3.76亿元、新郑豫电3.73亿元、山东八三炭素3.63亿元、林州电力3.63亿元、南通碳素3.11亿元、河南(鲁山)方圆炭素2.95亿元、山西三元碳素2.55亿元、介休志尧2.46亿元、方大抚顺炭素2.37亿元、山西丹源碳素2.35亿元、丹东鑫兴炭素2.18亿元、河北联冠电极2.08亿元、晋阳碳素2.07亿元、邯郸华源1.82亿元、焦作东星1.74亿元、方大合肥炭素1.54亿元、大同新成特碳1.52亿元、方大蓉光炭素1.50亿元、大同能源炭素1.36亿元、平顶山东方1.36亿元、辽阳炭素1.21亿元、西姆东海1.16亿元、舜天炭材1.15亿元、中州炭素1.04亿元、唐山金湾特碳1.02元、红旗渠电炭0.81亿元、河南三力炭素0.73亿元、兴和木子炭素0.42亿元、天津龙汇碳石墨0.20亿元、黑龙江鑫源炭素0.12亿元、石家庄华南0.07亿元、天津利源0.02亿元。
炭素制品销售总量为307.90吨,同比减少4.01%。销售石墨电极48.73万吨,同比减少4.59%,其中,销售高功率石墨电极22.84万吨,同比增加13.84%,销售超高功率石墨电极13.30万吨,同比减少27.62%。
截至12月底,全行业炭素制品库存总量为35.52万吨,同比减少25.39%。石墨电极库存为11.61万吨。其中,高功率石墨电极库存为6.36万吨。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库存为3.30万吨。
三、出口情况分析
从产品出口方面看,1至12月实现出口创汇额49455万美元,同比减少24.06%。出口创汇额分企业情况依次为:索通发展15233万美元、济南澳海7657万美元、济南万方5275万美元、开封炭素4529万美元、方大炭素4435万美元、吉林炭素2477万美元、强强炭素2358万美元、南通扬子碳素1163万美元、新郑豫电1155万美元、林州电力806万美元、方大抚顺炭素781万美元、唐山金湾特碳607万美元、方大合肥炭素458万美元、方大蓉光炭素401万美元、大同能源炭素390万美元、河南三力炭素261万美元、西姆东海216万美元、河北联冠电极198万美元、丹东鑫兴炭素194万美元、山西三元炭素188万美元、辽阳炭素184万美元、晋阳碳素184万美元、大同新成特碳177万美元、兴和木子炭素75万美元、石家庄华南炭素64万美元、河北顺天23万美元。
炭素制品出口量为44.62万吨,同比减少12.68%。其中,出口石墨电极8.90万吨,同比减少1.86%。在石墨电极出口中,高功率石墨电极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出口量分别为4.22万吨和3.21万吨,同比分别为增加0.11%和增加1.84%。